标题:
《孔乙己》:教育价值与文学鉴赏的交织
内容:
《孔乙己》这篇鲁迅短篇小说,虽然篇幅仅2500余字,却在初中教材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。其语言简单易懂,不像其他鲁迅作品那样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,这使得它成为中学鲁迅作品中较为容易入手的一篇。然而,其教学价值却远超其他作品,尤其是那些篇幅较长、观点直白的作品。
在《孔乙己》中,鲁迅通过平实冷静的叙述,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。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让爱思考的学生能够提出质疑,也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。
授课过程中,学生最容易对“茴”字写法的情节产生疑问。传统观点认为,孔乙己迂腐且喜欢炫耀,关注无用的知识。然而,学生们,特别是那些调皮又不预习的学生,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:他们认为这体现了孔乙己对孩子们学习的关心,主动传授他们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知识。就像老师苦口婆心地教我们,我们还不听话。
茴香豆在咸亨酒店是一道主菜,孔乙己和小伙计正在进行茴香豆的交易。在那个年代,四种写法的“茴”字确实流行通用,孔乙己实际上是在抓住机会因材施教。从这个角度看,他完全配得上“孔乙己”这个称呼。现代红学家考证“龄官画蔷”的蔷是17画还是18画,视为雅事,那么孔乙己教小伙计四种“茴”字的写法又怎么能说是迂腐呢?
鲁镇的酒客和老板们嘲笑孔乙己,是因为他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,没钱没势。地位最低下的小伙计也不耐烦,还是因为孔乙己无钱无权。文学鉴赏家们也认为孔乙己迂腐可笑,同样是因为他无钱无权。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等级社会的残酷现实,以及以钱和权为标准的品评观念。
从另一个角度看,孔乙己作为读书人,与通过国家考试、获得功名的丁举人形成鲜明对比。这实际上是中国读书人文化的缩影,读书就是为了做官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仍有一批人是为满足阴暗的个性需求。这让人想到周进、范进等人。如果孔乙己考中功名,他未必不是这样的人。
更深入地思考,孔乙己在某种程度上是个知识分子,即使他可能不具备或没有成为民族的脊梁的条件,但他至少比世人站得高、看得远、知道得多。然而,他最终被打折了腿,这很有象征意义——他站不起来了,又怎么能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呢?这其实是封建社会多数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。
此外,《孔乙己》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。例如,那个典型的道具——曲尺型的大柜台,其作用包括主旨、情节、结构等多个方面。这个柜台是社会分割线,里面是富人的世界,外面是穷人的天地。孔乙己的尴尬就在于他处于这个分界线上。同时,这个柜台也是故事发展的载体,没有这个柜台,孔乙己就无法写“茴”字。而且,正因为这个柜台的遮挡,最后一次“我”才得以先闻其声、后见其人,突出了孔乙己腿被打折的惨景。这个柜台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,是一个贯穿全文的“标志词”,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点醒读者,在思想上不断昭示着作者未必然、读者未必不然的意蕴。
流行的关于《孔乙己》的评论简介,总喜欢用“讽刺了……”“嘲笑了……”这类词语。然而,当往昔课堂上嘲笑过孔乙己的老师和学生,面对教师退出机制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时,他们是否蓦然发现,自己也像极了“孔乙己”呢?但我们终究又不是孔乙己,为什么呢?
孙伏园曾说:“《孔乙己》作者的主要用意,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。”我想补充一句,“《孔乙己》作者的主要用意,还在于呼唤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。”
总之,《孔乙己》的教学价值不亚于《阿Q正传》,远高于《狂人日记》。能引发学生深入思维的教学点很多,在强调思维发展的今天,对其教学的处理不可忽视,不可简单化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百销帮,本文标题:《说不尽的“孔乙己”——《孔乙己》教学随笔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