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暴殄天物”这个成语,我们时常听到,但你是否知道其中的“殄”字并不读zhěn,而是应该读tiǎn呢?那么,“殄”到底是什么意思,又为什么与“暴”和“天物”组合在一起,形成这样一个深刻而富有警示意义的成语呢?
“暴殄天物”这一成语,源自《尚书·武成》中的记载,描述了商纣王荒淫无度,残害百姓,奢靡浪费的情景。其中的“暴”意为残害,“殄”即是灭绝、糟蹋之意,“天物”则指的是天生万物。所以,“暴殄天物”原本是用来形容残害和糟蹋天生万物的行为,后来引申为不知爱惜,随意糟蹋东西。
想象一下,在古代的皇宫中,商纣王为了享乐,大兴土木,建造了奢华的鹿台和酒池肉林。他不仅挥霍无度,更是对百姓残忍无情,这种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生命的漠视,正是“暴殄天物”的典型体现。
除了“暴殄天物”,“殄”字在其他成语中也有出现,如“邦国殄瘁”,形容国家病困,陷入绝境;“出车殄寇”,则意味着出征消灭敌寇。在这些成语中,“殄”都带有消灭、灭绝的意味。
有趣的是,“暴”字最早在《说文》中出现时,其本义是双手捧物在日下曝晒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暴”字逐渐引申出了“暴虐”、“残暴”的意思。这与“殄”字的结合,使得“暴殄”一词充满了强烈的贬义色彩。
在现实生活中,“暴殄天物”的现象并不罕见。比如,有些人为了追求时尚,频繁更换电子产品,而旧的产品往往还完好无损,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。又比如,在餐饮行业,有些餐厅为了追求食材的新鲜,大量采购却未能全部使用,导致食物被丢弃,这也是一种“暴殄天物”的行为。
与“挥霍无度”相比,“暴殄天物”更强调的是对资源的糟蹋和破坏。挥霍可能只是金钱上的浪费,而“暴殄天物”则涉及到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深层次破坏。因此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珍惜资源,避免“暴殄天物”的行为,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百销帮,本文标题:《“暴殄天物”的“殄”字不读zhěn,应该读什么,是什么意思呢? 》